引言:科学也可以这么有趣?
提到诺贝尔奖,大家都会肃然起敬,但你知道还有一个专门奖励“让人先笑后思索”的研究的奖项吗?没错,它就是搞笑诺贝尔奖!这个奖项可不是闹着玩的,它的评委里甚至还有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。每年,科学家们都会由于一些有趣的发现而登上这个舞台,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多少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发人深省的研究成果。
2022年物理学奖:小鸭子排队游泳的奥秘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小鸭子总是排成一列跟在妈妈后面游泳?2022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这项研究。科学家发现,小鸭子们排成直线可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有科学依据的!每只小鸭子跟在妈妈正后方时,可以减少水的阻力,让自己游得更省力。更神奇的是,这种省力效应还能沿着队伍传递给后面的小鸭子。看来,鸭子们不仅会“划水”,还很懂物理学呢!
2021年生物学奖:喵星人的语言密码
猫主子们每天都在“喵喵”叫,但它们的声音真的只是简单的“喵”吗?2021年的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——瑞典科学家苏珊娜·肖茨,就专门研究了猫咪的语言。她发现,猫咪能发出十几种不同的声音,包括咕噜声、唧唧声、颤抖声,甚至还有“喃喃自语”!看来,下次你家猫主子对你“喵”一声的时候,可能是在发表一篇长篇大论呢!
2017年物理学奖:猫到底是固体还是液体?
养猫的朋友们一定深有体会——无论多胖的猫,都能把自己塞进一个小盒子里。于是,2017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研究“猫的物态”的科学家。他们发现,猫咪既不是纯粹的固体,也不是纯粹的液体,而是一种“神秘生物”,可以随时在两者之间切换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猫咪总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,哪怕是在最不可思议的地方!
2015年诊断医学奖:开车过减速带就能诊断阑尾炎?
如果你肚子疼,怀疑自己得了阑尾炎,医生可能会让你去做B超或CT。但2015年的搞笑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提出了一种更“刺激”的诊断技巧——开车过减速带!他们发现,如果车子经过减速带时你的肚子不疼,那大概率没有阑尾炎。这个技巧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,但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,毕竟阑尾炎患者在震动时会感到剧烈疼痛。不过,还是建议你别轻易尝试,万一疼晕在路线盘上就不好玩了!
小编归纳一下:科学源于好奇心
这些有趣的发现看似无厘头,但背后都藏着科学的聪明。搞笑诺贝尔奖的存在,恰恰证明了科学并不总是严肃刻板的,它也可以充满幽默和创意。或许,正是这些看似“无用”的研究,最终推动了人类认知的进步。下次当你看到一只猫把自己塞进纸箱,或者一群小鸭子排着队游泳时,不妨多想一想——说不定下一个有趣的发现就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呢!
你对哪个研究最感兴趣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!